
稱重傳感器在實際應用中存在多個常見誤區(qū),以下結合技術原理和行業(yè)實踐進行系統(tǒng)分析:
一、精度選擇誤區(qū)
盲目追求高精度?
選擇遠高于實際需求的精度等級(如C6級),導致成本浪費。例如料倉稱重通常C3級(誤差≤3‰)即可滿足需求?。
忽視量程匹配?
未預留20%-30%安全余量,長期過載使用會加速傳感器老化,甚至導致永久性損壞?。
二、安裝與環(huán)境誤區(qū)
安裝不規(guī)范?
平臺剛性不足或管道未采用軟連接,導致側向力干擾測量結果?
未調平安裝面,造成受力不均(誤差可達5%以上)?
環(huán)境適應性不足?
在溫度波動大(超出10-40℃范圍)或強電磁干擾環(huán)境下使用,未采取補償措施?
化學腐蝕性環(huán)境中未選用IP68防護等級傳感器?
三、操作與維護誤區(qū)
校準缺失?
長期使用后未定期校準(建議每3-6個月一次),導致零點漂移累積誤差?。
動態(tài)稱重準備不足?
在車輛稱重等動態(tài)場景中,未選擇響應時間≤100ms的傳感器,導致數(shù)據滯后?。
四、系統(tǒng)匹配誤區(qū)
儀表與傳感器不匹配?
高精度傳感器配低細分度儀表(如6000分度配3000分度),實際精度被限制?。
忽略機械結構影響?
地磅鋼結構變形或支撐點沉降未被檢測,即使使用C6級傳感器仍會產生誤差?。
五、認知誤區(qū)
認為傳感器是唯一誤差源?
實際測量誤差中,安裝因素(40%)、環(huán)境因素(30%)的影響常大于傳感器本身(30%)?。
忽視長期穩(wěn)定性?
未考慮蠕變(年漂移量>0.05%FS)和溫度循環(huán)對精度的影響?。
建議通過合理選型(量程1.2-1.3倍最大載荷)、規(guī)范安裝(水平度≤0.5°)、定期校準(含溫度補償)來規(guī)避上述誤區(qū)?。
特別聲明:以上內容(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)為自媒體平臺“機電號”用戶上傳并發(fā)布,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
Notice: The content above (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)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JDZJ Hao,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.